Pages

Sunday, March 14, 2010

百年大計

教育是百年大計,這信念是從來沒人反對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學習就是教育,方式有許多種,自己動腦,思索各種現象是上者。 被人帶領。體會身教言諭,或看書補絀的是中流。上學是被迫的。 對知識毫無興趣,遊蕩度日,就杖著天生的一點和街坊鄰居接觸的技巧混是下級。

不論好歹,人與生俱來的都是由白紙變成彩頁或塗鴉!說話,應對,高深的算術,製造東西的方法。。等等,都不是馬上就會的。慢慢的經過一個過程後,變成自己的東西,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會。。了!這個速度有快又慢,有全然瞭解或是半吊子,甚至怎樣都不會的。只要肯想一下自己的歷程,很驚訝這就是所有教育的精義。

爲了生存,生產食物過活,打獵求食,吃,喝,衛生是一下就會的。社會分工了後,可以用不同的技能來換取所需要的東西!人人都會的換取的報酬就低些,會了別人都不會的也要看當時社會的需要而決定有形價值。階級一定會產生,必須有人來管理分配團體的資源,有權的要求別人完糧納稅,保護那些爲了生活,第一線的勞動大眾。他們工作外,沒有什麽別的娛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簡單的過活,與天爭,與物闘。有智慧的人發明了改善生活的各種器物。一代一代的傳承繼續發揚光大,沒有人去學習的話,失傳湮滅或每次都重起爐灶,人類的進步就不會這麼快了!

學習是有許多對社會的助益。 人民多了技能,多了知識大體來說是好的!勞苦大眾常是沒有機會去學習!農民工人一天的勞動,沒有多的精力時間。古代更是如此。現代機會就多。還有他們通常是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有更多的選擇,讀書受教育是最好的方法!義務教育是先進國家爲了人民的福祉,自己的進步提供的方法!根據訓練的需要,更高深的大學,研究所也多有設立!選擇好的老師,開發人力資源。

本來人小時候面對什麽都是學。古代的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都是知識的基礎,會認字的就可以教。再來的四書五經就需要多一點學問的老師才能教,不過那時教法的只是督促學生背書,沒啥講解。認得字的人就可勝任!學習作文詩詞是後話,官宦富裕的人家子弟才進入殿堂。一般的人家需要勞動力,幫忙幹活或家務!能認字就不錯了。

時代進步後,國家爲了人民的福祉,自己的需要人才,全體國民的共同認知, 提供業務教育,強迫的讓國民大眾基礎素養提升!只要你肯學習,晉升高位是可能的!階級的劃分不再嚴峻!開發人的資源才是最重要的國家常立久安的工作!現代大部份國家都能讓老百姓吃飽穿暖。衣食無缺後,禮儀,和諧,公平就是要務了!經過教育才能達到這目標!
對自身而言,學習是一個永無止境的目標。年青時是被老師教,年長時還是可以被有見識的教導,大半人是自我學習。碰到挫折時總不能坐以待斃吧!小學,中學其實是人生最重要的受教時間!小孩時什麽都信,老師是權威的。青少年時雖然叛逆,可是可塑性很高,領導他們的人可是非常要緊!無奈中國臺灣大家都以為小孩好教,說什麼他們都聽,只有教博士班的,研究所的,或至少大學才是高級的,人人稱羨的行業。 小學老師?哈,每個人都認為自己都可以去教!實在是個大錯的觀念!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啓蒙時期是要特別的愛心,知識的來啓發人的!如今反其道,只是因為容易,小孩不會反應。師資只由短期的訓練或沒訓練產生,就可以去教人,所以許多小孩被埋沒,被誤導。這些老師他們除了有授業中的教人簡單識字,算術,美藝外,若是碰到幾個沒有愛心的老師,對人的傷害可能是一輩子的!是的!教的知識是不高深,可是特殊的需求卻比別的老師要多,尤其是愛心及心理學的知識運用!中學老師也是說容易容易,要教好不易!當然,除了學校教育外,家庭,社會的都是影響人的因素!老師,不過是站在第一線吧!

大學中,專業的以知識為主,好的老師會傳道,解惑,使馬上進入社會的同學瞭解世事!可是這不是他們必須教導的要務,授業才是。太偏向死知識的教學往往忽略了品格見解,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真的社會需要!好多人已經在年青時墊立了習慣,看法,是蠻難再改變的。 所以學生在這麼重要的時間內,該受到更多的關注!

不過這百年大計是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的,所以,只要提供教育,讓人自由的競爭就很好了,好的老師難求,自古皆然。量大的基層教員真的去甄選出好的,適用的還很難呢,只有提高待遇,要求必修少年心理學,改變社會的認知。要知道不是博士就可以教他們的。要看是什麽博士呢!在美國,軍校式的中學很受歡迎,因為青少年那個時期最需要建立行為的 規範,好的習慣如今日事今日畢,內務自己整理,服從年長的。。等等。恒心,毅力是在小時候最容易養成的好習慣。如果學校的老師能觀察得到,給予一點幫忙,那位小孩,可能一生都不一樣了呢。這種好老師真是可遇不可求。那些一般的好習慣在軍事化的生活管理時很容易建立。
除了這軍事化方面的習慣,小孩的觀察力,創造力也是啓蒙的好時期。通常,沒有深思熟慮過,或見多識廣過的中小學老師是欠缺這種活力的,這個問題也是和社會的傳統有一定的關係!歐美沒有東方國家的拘謹傳統,打破沙鍋問到底是他們科學精神的延伸!這方面是顯然可以感受得到的。沒有孰優孰劣的問題,只要因材施教,每個人都是社會的棟梁,尋找到自我,造福到他人!

歸根結底,我們要認識到各種不同的學校,專業都有他莊嚴的一面,沒有說在高等學府工作的一定比別的低等學校高級!明星學校出來的就是精英!事有專攻,需求不一罷了!中小學的工作是應該更被重視,奠定基礎是所有的事情成功的一半!不論這基石是朝著那一方面的都有用。

我還是對有 愛心,百年樹人的所有老師都很敬佩的。最怕的是爲了升學,一味填鴨,不在課堂上好好教,卻在外開補習班大賺其錢的名牌老師。若能上課時也盡心,教補習班也絕對不差的,是個好老師。畢盡,教育應該是一個能感動人的行業,這種感動流逝了後,就算天生的人種多優秀,還是沒有明天的啦!最後希望我們進一步達到終身學習的認識,人生才更有意思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