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May 23, 2011

東海戲劇玩稿

這是我想的一出短劇的腳步,還是草稿,放在這以便修改。。

東海戲劇
演員---一個說故事的人,念詩順口溜的人,第一代的學長獨白,王吟白,裝馮滬祥的, ,訪問他的張植智
演林政杰的,范巽綠的,,
第二代==演游錫困的,演蔡康永的,演郎咸平的,訪問人(最好是那一代的)
第三代---演樂觀的,悲觀的,被問的一,二屆學長
第四代---一位有型的學妹,五位以前的校長一位訪問的人

結尾的獨白
道具
---面具,服裝,還有聚光的燈光,以前東海油畫布幔可以用作背景。用硬卡紙做大名牌掛在身上
老中青和現在四代人56年的距離對話 1955-2011





注解===假如能夠當場發揮幽默的問答也可。如問蔡的同性趨向,

各位同學,有沒有興趣來演一段呢?這是腳本,如果能模仿那幾位名人最棒,否則,放一點感情就可。


東海戲劇

老中青和現在四代人56年的距離對話 1955-2011

第1到17屆的 1955--1971

大度風沙強,自由自在人,選校必東海,青春夢宜圓

由一個主持人一一訪問。。。。

旁白---(一位早期學長),王吟白,杜維明,黃維仁博士Dr love
想當初,好高興到這一個樸實無華,可以專心讀書的地方。整個東海大學就像一個大家庭,小班,開架式圖書館。還有哪一個大學能夠如此的豐盛人的性靈啊!

我們從小就在逃難,如今有了這麼個好的環境可以讀書,還能不努力嗎?

你知不知道,好像那位蔣孝彰都要特準才能進來我們學校哦!可見選學生的標準多高。我們是讀書得天獨厚的一群人啊!
還有是校內佳緣不斷,如賈培源和嚴xx ,張植智,彭馥青,。。。

自由學風下的江昭儀,杜文正和馮滬祥,

訪問馮學長---恭喜您脫離了誣告,如今自由自在,你的感想?哦,東海人太純潔了,自由學風下,沒有想到人心的險惡。。

(數位晚期的同學,扮成范巽麗,林政杰,賀端番)聽說你兩以前還是班隊啊?不敢不敢,是那個環境,我們都有反骨啊。如今也是分道揚鑣了,一個是大一統,一個是綠中權貴。。。她還是我小學同學呢。空小的!

我們是末代小班了,我們對這個戒嚴的政府也有意見。。。。CCK的美軍,我們教書的老美都很鼓勵我們多看多想哦。

嘿嘿嘿,東海的反對黨還真的不少啊。

學校開始經費有麻煩,聯董會決定慢慢撤出東海。。。。。。
。。。。
第二代 18屆到35屆台灣解嚴了。。1972-1989
世事風雲變,教堂依然立,人欠糧餉缺,能大亦無妨。

(獨白)在台灣,東海大學的名稱可真的不賴。每次學長來介紹大學,都是頗有好評,可是,聽說他們的海外聯董會已經不給錢了,所以我們變成大班了,有夜間部。。跳舞時找伴要方便一點啦。
至少我們推廣部出了一個游錫堃,
訪問下游院長。。聽說你繼父是位老兵啊,族群融合的前驅。利用晚上進修,感謝東海給的機會。
(蔡永康,一位同學假扮,說幾句話)
蔡自我介紹下--康熙來了,你是如何去和那位沒讀大學的小S做秀的?李敖告人,也毫無忌憚的說你,感想如何?那是過去我尊敬的一個名字。。。
哦,你到南加大讀過電影,那時有沒有參加校友會啊?,。。。。
(訪問郎咸平)你是如何在大陸發展成為憤青的代表啊?年紀可以做老憤青了!。。。。。


也有第十九屆化學系畢賴峰偉,ViewSonic的老總劉酉,還有一個電視主持人胡 xx 都是人才擠擠啊。


年青世代 36屆到43屆 1989--1997--2004
象牙塔遽逝,私校龍頭居,一鋤一崁除,模糊妾身難

旁白===兩位人士上場,1位是悲觀的==哎,我考大學,混上了一個東海。。。我們怎麼這麼的倒楣,可是怎麼咱們的阮校長只做了3年啊.要不要仿第一二屆時曾約農校長離職時的絕食抗議啊?啊,席育裕進學姐,您教教我們吧!

1位是樂觀的===哈哈,咱們運氣好啊,才混到東海。。以前好難進去讀書的東海大學如今像我這種名列後座的都可以去讀,怎麼可以不珍惜這個機會啊。廣大的校園依舊,路易斯教堂還在矗立在那,多幸福啊。

共同的心聲----可是,怎麼學校如此的老大不堪啊?哦,原來東海有許多陋規,老大不堪,難道大家要螞蟻吃大象把東海給吃了啊,怎麼去蕪存菁呢?還有無所不在的黑函,都怪郵局,那個小孔,每個人都可以投信給別人,有的是追求的,有點是罵人的,罵人的當然不會具名哪。

對不滿人的攻擊卻沒有建樹!真不知如何是好。


50屆到現今2004----一位代表現在的學生發言,加上一位最輝煌期的學長對話。
還有歷届東海校長的訪問及建言
曾約農校長的湖南騾子,他如何辭職的?
吳德耀的輝煌期,他兒子還做校董,如何來幫助東海?
謝明山的明山糊,好好先生的意見。
警察出生的梅可望,如何忍辱負重的
阮大年的被當,
王扛霈的轉折
現任校長親自演自己。。。。。。
。。。。

看似花已落,實則福澤披。未必談再起,樹人決不缺


藝術設計學院有了,法律學院成立了,博雅書院有了。。可是,怎麼在外面我們還是比不上逢甲,淡江啊?怎麼沒有建中校友會了?北一女的呢?這些有什麽好比的?我們以學長的身份告訴你們,這些都是不必要的攀比。人生路還長的呢。那段時間的好與差是微不足道的。

有6個科系落後很多啊。這些都還是片面的,橘子不能夠和蘋果比。要問你自己,在學校這幾年是否比以往的我進步?學校有那些好的事情?二校區建設完成了。

學長的忠言----

1.太多的攀比是不必的。有這麼多優秀的學長,我們就已經非常的寬心,以為是一個求學的好機會。
2. 非常實際的目標,進來是福特,出去時是寶馬。
東海已經過了56年的歲月,幾乎和中華民國在台灣等歲。這些年的風風雨雨,就像中華民國的命運一般,我們總是要向前(錢)看,也許台灣沒有必要再多這麼一所私立大學,也許宿命中,還是有這個存在的必要。連台大都有招生暫時不足的現象,少子化,多校化的苦果真在形成!東海絕對不是一個會先關門的學校。社會的現象是息息相關,不是單一東海能解決的!
東海沒有財團的支援,沒有學店的名聲,也受制在台灣許多不合理的教育制度上(如學費不准亂漲,招生名額不准自定上)。當校長,董事都是很艱辛的工作。雖然有許多不盡人意的事,也有許多令人興奮的事。希望,我們這一簇短劇,讓我們校友們更愛護我們的學校。校董們,老師們都是選出有人品,有愛心,為學校真的盡心盡力的努力,以尤其感想那些不是東海畢業,在東海服務的許多社會賢達。

Friday, May 20, 2011

當力和瑪利亞

年輕時候聽西洋熱門音樂是鮮血,哦,是顯學啦。有人認為那是文化帝國主義的入侵可是真的,不過咱們喜歡的人還是照聽不誤。直到校園民歌形成氣候成為流行。到了年長時,還真的以國語歌為核心,假如不小心哼出來的那些以前認為肉麻的歌,如。。什麽情啊愛的,我現在就想到那首----假如流水代表我的情,假如流水代表我的愛,逝去的歲月啊為何不曾留下痕跡。。。。。哈哈,沒有什麽意義,只是那種吳儂軟語的東西特別適合公字級的人物。

台灣有個美軍電臺,三不五時的會播放排行歌曲,那時我們一夥周六抱個手提收音機坐在村子大門聊天聽歌是常事。電視臺有一些他們的秀,最有名的是湯姆瓊斯了,男女都迷他,安迪威廉也有。還有幾個小孩的合唱團蹦蹦跳跳的最受歡迎。一個是Patrick Family,一個是傑克森5,黑人的小孩,那首ABC,123,及I will be there 直到現在還記得。還有那個摩門教的白人小孩的奧斯蒙兄弟合唱團了,這裡面後來又加了一個女的,不,是當力和他妹妹,都有個小小的齙牙,一搭一唱的,少男少女都很喜歡他們。什麽Puppy Love,A little bit country, a little bit rock and roll...等都是成名曲吧。

不知道是前幾年吧,突然看到有點爆肥及憔悴的瑪利亞在電視上。我們那時候的粉絲是沒有今天的瘋狂,喜歡看,可是不會特別注意到他們的一舉一動。不像今日的哈韓或者哈日,或者哈哪一個喜歡的偶像的年輕人有本錢(哈哈,當然是爸媽給他們的)啥事不做,就是去觀星,收集這個那個的偶像資料,演唱會多貴也是一定要去。。。等等,
這3,40年,不會去注意太多娛樂消息。當然那個麥克傑克森80年代紅了半片天也是知道,也很訝異現代的科技能把他整成那個樣子。後來他悲劇的逝世,我倒覺得對他是個不錯的解脫,比在80年代走是差了些,然而,也是不朽了。這種以演藝為業的就是賣那麼的一個形象,一定要有很深的哲學修養,認識世間事,接受殘酷的現實人生,不以己悲,能享受另外的生活才好。不行的話,還不如留個好的回憶,或者像我同校的劉文正,那位應該還風華正茂的王祖賢,和陳淑樺等,不曝光,活著小心一點就是。

瑪利亞那時不以為意她的形象,對我們粉絲來說也是一門課,人生本來就是如此嚒!然後居然看到她和哥哥當力一同接受訪問,暢談他們在拉斯維加斯做秀的一些感想。這時的瑪利亞有變動風韻絕佳,面容嬌好的樣子,看來現代的整形科技的功力是無遠弗屆的。他們的談吐,唱歌,搞笑的功力只有更好。也因此更瞭解瑪利亞這些年的事。

當力是略顯老態,還是比同齡的男人好的太多。大白牙依舊。他結婚30幾年,有信仰,工作,愛家人,是個模範的男人。瑪利亞就比較浮沉,第一次的婚姻3,4年就結束,第二此倒蠻久的,可是也分了。這時她的第一個小男孩(已經30多了)帶著前夫來看她。居然,兩個又開始約會,年初就三度結婚了。目前,充滿著幸福,洋溢著被愛的喜悅。她還參加過和明星共舞的節目,展現她的舞技,平常還設計洋娃娃,有傳言說她曾經要自殺,其實,那個人在某個時候不會有一點那個念頭,尤其是以前很光輝燦爛的過過的人,她是否認了,我以為說個政治話語,也就是有技巧否認,直接說是個白色謊言,也是情有可原的!許多喜歡看熱鬧的要去找這找那的證明很私人的事也惹人嫌,可是大家又喜歡看,,真是無解啊,不管怎樣,還是真的為她慶倖,這一段要走的辛苦路正慢慢減少囖!

Tuesday, May 10, 2011

白雪公主泡泡糖

在台灣長大的現在年約50左右的人應該都記得這個白雪公主泡泡糖的故事。尤其是男生。看到這家廠商要辦一個追憶會,我也來湊湊熱鬧。

白雪公主的品牌在我們小時候可是不得了的熟,美國的雙劍啦的口香糖好像還沒有在台灣賣呢。泡泡糖是小孩子最喜歡的東西之一,可以吹個大的泡泡,波的一聲破了再把他吸回嘴裡嚼,準備好了可以再一次做個泡泡。多吸引人啊。光是這些就已經受歡迎的不得了。何況,不知是什麽人這麼的有頭腦,想出這麼好的注意,伴隨著我們長大。

那就是這家牌子會附送一張卡片,有號碼和一個圖案說是誰誰,背面就是簡介這個人物的行止。積滿了多少號,可以換些禮物。好像最大獎是自行車吧。可是,從來沒有聽到有臨近的人拿到。大多數小朋友也不在意。因為光是收集這些圖片就已經是其樂無窮了。

好像裏面有三種的牌子,以中國的古典名著為藍本,每套有一百張號數!他們一是紅樓夢,再來是封神榜,最後是三國志。記得幾乎沒有看過什麽紅樓夢的卡片,封神榜的也不多。我們最有興趣的還是三國志吧。男生們喜歡打打殺殺,三國志提供了最好的娛樂。另外的原因可能是印的最多,我的回憶里封神榜好像只有幾張,最多的是那個土行孫,迄今記不了其他的牌,三國志就是最多了。隨便一打開白雪公主泡泡糖的盒子包裝,裏面大多是三國志的人物。也是一個很好的國民教育,哪一個人那時不是朗朗上口這些古人啊。

這家店也很壞,收集了好久幾乎都會缺那麼幾張,大家流傳說這幾張只有一點,是寶物啊。別的牌有的是張張出現,我們一開盒子都會歎息自己運氣怎麼這麼不好。好像甘寧啦,徐庶啦,孔明等都是此類。小孩還有許多玩法來收集自己沒買到的,就是交換或者去賭!這個賭也是奇特,一種是比牌裏面的關刀,刀劍的,所以那些文人策士的牌不受歡迎。老是會被殺會輸!關刀是最厲害的,刀是第二,要拿雙刀的如魏延更是不得了!趙子龍騎著白馬,馬超赤手空拳,夏侯淵拔出射入眼中的箭,黃蓋屁股被打的很痛的子。。。。。。

好像99號的黃忠就是拿著一把大關刀,周興,關雲也是吧。孫權手持寶劍在砍桌子的圖案也很深刻。那些什麽靡夫人。橋太老,大橋。小喬的都不受歡迎。什麽于禁是穿戰袍站在船前的。呂布騎著赤兔馬,陳宮夜逃的也是很有意思。。。小孩人人手里用橡皮筋捆了一堆出去現寶,玩牌!

真的佩服設計的人如此的巧思,使得50年後的我仍然印象深刻!

那時的小孩娛樂就是這些,打圓牌,抽化學(昂啊票),打彈珠,彈橡皮筋,把醬油瓶蓋壓平了,一片片的賭,或者加一條線,做成轉輪的東西,互相的轉起來砍人的線,還記得那個叫“丁個樂舍”的彈珠遊戲,不知道是啥話呢!其他不要道具的如殺刀選人,跳房,擠油炸,跳馬,騎馬打仗。摔抱架,。。。真的是不勝枚舉!

不過,只有這個收集白雪公主泡泡糖的事,把我們的荷包零用錢收刮了不少,真的很想看看到底是誰這麼有能耐,發明這種好玩,又有教育性,還能賺錢的東西。聽說會有特展,不知道會不會把那1 到100號的東西放在那,到底是那些人物!好好的讓咱們憶憶兒時啊。

(附記:我還沒有去古歌一下,可能有更多的記載,不過,您記憶里,有多少呢?)

Wednesday, May 4, 2011

台北的私立中學


聊以前家裡附近的景色時,居然忘記了在家旁邊,我們從小就接觸的一個喬治中學,我二姐就是在那裡念的初中,還是鼓號樂隊的小喇叭手,後來考上北農高職。兩個都是走一點路就可以到的學校,也是我們小時候家長希望的,學校要離家近一點比較方便。初中聯考好多人也是以這個為考量。而且那時候剛剛省辦高中,市辦初中。所有的初中都沒有那時候的建中,一女中好,所以,也是群雄雌並起,沒有啥龍頭可言。略有點成績的是大同及市女中,可是據我媽媽說,以前住在新生南路通信大隊時,大同中學就位於市女中的舊址,每天看到那些太保學生呼嘯來去的,可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到我考時是第一志願的學校了。

除了這有點排名前面的學校,好些優秀的同學選住在家附近的初中讀,他們的聯考成績也都很好,上了大安,萬華,成淵,仁愛,甚至還有把松山填在前面志願,那時他是公認的尾巴學校呢。好在酒香不怕巷子深,有好些人後來依然是考上建中,附中,成功,或者是北一女,二女中,景美這前三個高中。可是據我的親身經驗,大同是很有補習班的一套,讀的人特別會考試。一班一半上建中,有90%是進前三校,可是考上後,成績低落蹲莊的也常是他們。小學時候西門小學也是有名的升學學校,好多以後再蹲一莊,或者是吊車尾的,也都是他們學校畢業的居多。

談的這些其實只是學業考試成績的好壞,和一個人的能力不一定有關。當然,如果早早考進醫科,一輩子一定算好。其他如人人稱羡的電機,化工,物理有時也是難逃命運的主宰,大多可以有一個穩定的生活,然而,其它的事有時會讓人扼腕歎息。沒考上聯考的有時早早進入社會,早早在社會大學學習後,做大老闆的不乏其人。郭台銘是最好的例子。當然張忠謀,曹興誠這種龍中之龍,鳳中之鳳的還是有,都是上蒼照顧的幸運人啊。

沒考上初中,還有私立的學校可念,裏面也有等級。台北的聖心,衛理,再興,大華就是好樣的學校。恒毅,徐匯,方濟,文德,靜修,金陵,崇光,金甌是一類吧。更有強恕,中興,開南,延平,開平,東方,喬治,等一堆所謂差的學店。這是一般社會的印象,實際是都有好的老師學生,而且剛創辦時都是篳路藍縷有遠見的,給莘莘學子有受教育的機會,總比早早去做學徒的好多了。外省人都比較注意要小孩受教育吧,所以,千辛萬苦的找學校,加上那時小孩多,每一個學校好像都可以招到人滿吧。私校有教會設立的當然比較好,也有有名的教育家如復興小學的方校長成立大華初中,好多上第一志願的人去讀。後來,9年國教,這些中學又都有高中部。成立的大多是高中了。我老弟念過的辭修就是後起之秀,好像還有一個叫東山的,我的記憶只在1970年打轉吧!。另外一個趨勢是成立職業學校,使得學生有一技之長。如喬治中學就眼光遠大,好早就變成喬治工商學校,比起別的初中,那時比較少有職業學校,有些如金甌,稻江,北商,市商等也是不錯的。都是台北附近的學校。

進大學就更難了,錄取率是出奇的低,能夠參加大專聯招的學校都是被擠破頭,考上的人都是人中之駿。男生還有一個當兵的問題,所以激烈的升學壓力是每一個人都經歷過的,偶爾會來一個拒絕聯考的小子,甚至輕生的,可是傳媒不是那麼發達,沒有幾個人知道。

記得我小學老師唐GB每次都把班上當小組長以上的人叫去訓話。他前一年教出一個狀元王映真,感覺榮耀無比。還想來個喜上加喜的雙披吧。還記得他的老調---考上好的初中就有好的高中,好的高中就有好的大學,好的大學你人生就一帆風順。。。。有段時間非常的反感這些話,如今人柔軟了些,只能說那是那個時代的產物。我們一個個的被裝在他們自以為好的模子里,是禍是福真的不知道咧。

Tuesday, May 3, 2011

小時候彈子房的回憶



一聊到青少年男孩的遊戲,打彈子就是非他莫屬了。好多的地方馬上浮現在腦子裏面。度過的青春時光可不是蓋的鮮明。其實,只是短短的5,6年,可是在記憶當中還真的不可磨滅呢。

大概是初中吧,咱才開始打彈子的樂趣,小學時候也看到大哥哥們的進進出出,可是由於是他們那一代(哈哈,其實也只差3,4歲,目前咱們交往的大15六的都所在多有)的幾個都比較獨一點,我們沒有啥機會跟到屁股後面去見習!於是,我們自力更生。初一吧,就在村子附近的彈子房遊蕩。那個時候六張犁算是郊區,有好多的的軍營,每一個都有籃球場,福利社,那裡一定有個彈子臺!大部份有計分小姐,個個是阿兵哥追的對象。我們村前對面,和平東路往東一點有一個叫測量署的單位,那裡的彈子房是我們的最愛,忘記為何沒有衛兵,還是很鬆散的讓我們都可以進去。記得旁邊還有放一個黑白的電視機,我們周五會一面看“勇士們”一面偷偷溜去打一桿。只記得有次看到季二哥和秦家的猴三(多麼普通的外號,可能一個村子有一個)去打的出神入化。

彈子,實際是叫史諾克,裏面有許多英文,小時不懂,大的時候就莞爾一笑,如馬拉屎,是我們最怕的扣分,所以都給他一個難聽的名字,把球打完叫克寧,也就是讓他清潔溜溜。擦球杆頭止滑的東西叫翹課,是粉筆的意思,放塞弗是安全球,打擦塞球的塞是邊邊的英文。。。。不勝枚舉!基本是打紅球再打個分數球,最後是一一照分數打光,黃的是2分吧,綠的是3分,咖啡是4分?藍的是5分,橙色是6分,最後的黑色是7分,也是我們常說是搶7,搶布拉克。不過因為是一路計分,所以也沒有什麽僥倖,可以好幾個人一起打。和目前美國打的8球不太一樣。還有打牌子,打網子的賭博,其實任何競賽都可以賭,牌子是明顯的誰打到自己抽的牌子分數就全拿賭注。網子好像就是單挑吧。另外在大的彈子房,如南昌街那,有只打3個大球,球檯沒有洞的開倫,看能碰最多次球為贏(純憑記憶,我沒玩過)我讀建中時看的,那裡常常有一個獨臂“俠”,自己帶球杆去打。

村子後面是一個陸軍通信部隊,常常有晚會可看,由基隆路進出。靠近1路車站有一個福利社附設的彈子房,好像沒有多久就撤了。往北農,也就是大安國小那走,有一個空軍的通信大隊,也有彈子房。向臥龍街方向走也有一個空軍通信部隊也有,還有理髮店呢!另外就是往坡內坑走,那裡的大我營旁有好多民營的彈子房。也是我們偶爾會去玩的地方。最喜歡的是六張犁車站那,一座小橋旁有一家民營的,還有乒乓球臺,裏面兩位計分小姐一胖一瘦,不,應該說是豐滿和苗條,總之,很受我們的歡迎,也許太囂張了,有一次就被那裡的地頭蛇堵了要扁,還好光華的阻擋加上跑的快,沒有事。

三張犁靶場附近更多,只是比較少去。倒是會由那裡爬我們叫的拇指山,好像以前跌過一架戴了聯合國高級官員在那!。。。台大靠溜公圳的門外有好幾家。永和的新生地也是和高中同學常去玩的場所。南昌街看看只可遠觀,那裡有在自家學校附近玩,那可是會被教官手到擒來,豪不費功夫的。

初中最常去練球的當然是測量署那裡的,也有別地的小太保在那,也幹過架。別人是都比較怕我們這些大個子,也是後來被教訓的原因。任何事有因有果是蠻正常的啦。籃球場上更多,我們在測量署的球場和蔚園的打過,在大安國小那邊的軍營,我們叫的鴿子中隊的籃球場和居安新村的人衝突過。年少時,那個人不血氣方剛的很容易起衝突呢,記得我初中一位住在通信大隊那的同學王光潤,就因為船型帽子戴的太屌,被幾個人叫去立正稍息的,不服氣然後糾集了我們同學就到處尋找這些傢伙。還好沒有碰到,不然,我就沒有這麼多閒情逸致的在這亂蓋了。哈哈。就此。為逝去的青春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