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uesday, February 9, 2021

2-13-2013失狗復得記

失狗復得記

上個禮拜,晚上十一點的時候,家裡的沒有看到我們養的狗狗飛迪,我說應該是在後面兒子房子裡面吧!自從我們把後面單位收回來交給待業的他住,我們不在的時候就放狗在那裡,兒子寫劇本的時候,也把他帶著,很怪的博美狗,一聲不響的坐在那,含情脈脈的看著你,那個魅力真不好擋呢。所以,狗兒不在前面,我們就以為他在後面。

兒子正好不在,我們以為在房子裡頭,開了門,大叫狗名,也沒有動靜。糟糕,八成跑出去溜達了。

於是我們到處找,沿途叫他的名字,也開車到處繞,絲毫沒有他的影子。兒子本來要在女友那裡待的,也十萬火急半夜回到家裡,我們找到快一點鐘,只好把門燈開著,希望在外面玩狗的他自己回家,以前也發生同樣的事,精靈的狗,一早就會躺在門口呢。

一早起來,還是沒有蹤跡,我們再開車四周到處尋覓,還好沒有看到被撞的狗狗,那是我們的最怕,8年前,我們前一隻博美狗,小獅子,就是同樣的跑出去,結果在路邊發現往生的他,使我愧疚的不得了。因為,前一晚,我在工作坊裡面趕圖的時候,Leo跟進跟出大,被我罵了一頓,走走走,不要老跟著我,你沒有自己的生活啊?::::第二天,真的他就提早的去投胎了。隔了幾週,我看到在加油站遊蕩的飛迪,驚訝他們長的幾乎一樣,就收留了他。如今,難道要舊事重演嗎?

這八年來,一身匪氣,我們叫他流氓的江湖出生的流浪狗,慢慢的帶來一身貴氣。朋友都說他越來越有氣質,真的很乖,朋友來家裡玩,唱卡拉OK,他也就睡在自己的窩裡面,一點都不吵鬧,朋友直誇他。可是他的貪吃可是改不了,每次我們出去了,不小心把吃的東西放在可以被他拿到的地方,回來總是被吃的乾乾淨淨,後來我們把東西放在高台上,偶爾也被他不知道用什麼方法撲下來,應該是藉著旁邊的小凳櫃子再奮力跳到放東西的地方。有時候那些包好的垃圾袋被他啃的面目全非。這些就是朋友看不到的,他們都不相信飛的有這個能耐。然而事實確實如此。

所以,這8年他帶給我們是歡樂大於麻煩!我一天通常帶他出去溜溜兩次。我自己也健身,他高興的樣子到處吵架的舉止都讓我高興。不方便的地方如我們要出城的話,一定要幫他找個照顧的人,朋友家裡養了好幾條狗,外孫子78歲,我們就付他一天5元的看護費,利他利己。朋友每次說不要,我們說給小孩一點零用錢麼。大假期總是拿百元左右。最煩惱的是狗毛如何梳剪,一次花費抵我理髮好幾次呢。狗頭比較值錢吧。跳蚤也是問題,尤其是細皮嫩肉的女生和小孩特別敏感,我皮厚肉粗的沒有感覺,被逼著一起抓跳蚤,施藥。還有就是狗病了的擔心。他還真身強體壯,老是因為偷吃東西不適,不過他會去吃草調理。只有一次病懨懨的,我看不對勁送他去獸醫診所,花了快兩百呢,不過,趁他動不了時我自己給他剃頭,省了80大元,可是被批評說剃的難看,狗狗會得憂鬱症,自卑感的。

除了這些,飛迪給我們的歡樂遠遠大於麻煩。這次他突然走失了,我們也以平常心看待,可是兒子就不這樣想啦,他非常的不高興說我們沒有盡力,我本來打算教他一個人生的現實生死離別的課程,人生沒有不散的筵席,我們可以想像飛迪在一個好的人家裡面收養了他。幸福快樂的過日子,至少沒有像以前小獅子那樣往生吧。何況那一天終將到來,這些都沒有辦法停止兒子的思念。他沖著我們說你們怎麼可以這樣子,他是我們家庭一分子啊!

於是他到處張貼廣告,找尋失狗,也在網絡上登了許多尋狗的消息。

想要借重狗肉搜索一番。過了三四天都沒有消息,我們正瀕臨絕望的時候,他接到電話,有人撿到了他,也收養了他看到廣告表達,不忍心要送他回來。我們高興的要死。終於飛迪回家了!失而復得的感覺真好,對方有三個小孩都好喜歡他,為他買了許多東西,兒子二話不說拿出一百塊錢,看來他真是好樣的呢。

如此結束了這快一週的煎熬,飛迪回家了!多麼高興的事啊。

3-27-17 環島旅行

3-27-17 環島旅行

今天是參加銘傳校友會環島旅行的第一天。這次她們60週年一連串的活動之一,也是壓軸活動。前一個星期,大宴小酌不斷,我們每一個人可能都要增添幾十磅的皮囊。出去走走會減輕一些吧。

環寶島旅行是我們成長在台灣人的共同回憶,小時候是件大事, 都是畢業旅行的第一入選行程,那時交通沒有這麼方便,不過同學在一起,什麼不便都不是事,厲害的班級領導能夠約到異性的學校共襄盛舉,那就更是美事一樁。沒有統計成就了多少佳偶,不過總是存在的。久遠的回憶外,最近幾年每次回台後,親朋好友也免不了帶著再各處走走。我們算算已經好幾次了。不過,不同的同伴有不同的樂趣,她們還有一個重頭戲是要在高雄有個南部校友大會,大家一起參加。

第一天是到中部的日月潭遊玩。晚上夜宿埔里。我們早上在台北火車站附近的天成飯店集合,總共有四部遊覽車去。一部約40人,真是浩浩湯湯,裡面有從美國東部,佛羅里達,北加州,南加州,加拿大,日本等地回台的校友。加上本地的人,熱熱鬧鬧的出遊啦。

今天第一站是湖口的一處休息地,是 漫畫家劉興欣的故鄉,小時候看他的以。。大山背。。為背景的阿三哥,大嬸婆。。漫畫沒有少過。簡單的建築,公園。最納悶的是掛在那裡的三幅老的電影海報。最左是梁山伯與祝英台,這是我小學時,紅遍台灣的電影,許多村裡的媽媽是凌波迷。如今老成凋謝,只有在我們每一個還記得那裡面的黃梅調人腦海裡面。另外兩部電影海報就很搞笑,第一,電影名字是從來沒有聽過,第二是裡面一個只有電影製作的團隊,叫。。。近水樓台,有演員 女主角曾子單,導演叫。。王橫。。也是不知道的名字。另外的叫。。與君別過。。,沒有演員,也是聽都沒有聽過。我怕我年紀不夠長,問了幾位學長,也是同樣的答案。也許就是放個東西,意思意思罷了?可是,這些完全和人歷史經驗不一樣的話,那些正統的歷史事情還會有人注意嗎?不勝唏噓。

好啦,那裡只是下車了了的地方。我們繼續進行旅遊,到了一家叫。。五榖陶瓷藝術的工作坊,各種各樣的製陶瓷,陶刀的展示。旁邊例行的許多賣東西的,有紀念品,吃的特產等,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消費了些。一位學姊看到一隻陶製的獵犬,和她家的一樣,話都不說,也不考慮帶回美國的艱辛,當場買下來,愛狗之深,可見一斑。

出來中午去一家客家餐廳。。棗園。。中飯。一棟仿木構造的建築還不錯。進餐完就直奔日月潭遊玩。

到了那裡,環湖的時候,居然勾不起什麼古早的回憶。我來過數次,那時是學生,走馬看花罷了,有一次班上大家一起騎摩托車去。在文物廟和青年活動中心留下足跡。這次不去,當然就如同全新的旅程。涵碧樓是那時的最好旅社,如今一家叫日月旅館的在那附近,搶盡風頭。聽說一晚要數萬元台幣。總統套房要35萬?可是窮極奢侈了。

我們到了向上的旅遊中心。建築是有名的日本建築師團紀彥Norihiko的作品,典型的清水混凝土,模板的痕跡,顯現為了藝術,努力營造額外功夫的意願。彎曲的造型,如同雕塑一般。現代的技術使得建築這種特殊形狀材料可以不侷限於混凝土,當然其他特性如厚實,防腐蝕,抗震等等,是這個人類最原始的素材被運用得多采多姿。屋頂有人行步道,有些草皮,是想把自然帶入人工裡面吧。這裡有秀麗的湖光山色,我們也消耗不少底片,喔,是照了不少像,一切數位化時代啦。底片的名字也該改啦。或許說消耗不少手機容量。

接著在那裡的會議廳看了場日月潭風光介紹。專業攝影的出品究竟不同,好美啊!完了就去乘船遊湖。這裡許多船都高掛著國旗,船長很健談,導覽的不錯。尤其他聽我們說光華島,那座潭中小島時,解釋因為921大地震,島只剩下一點大,另外原住民把他改成拉魯島,如同德化社,也被改名。當初政府以為對原住民好的教化,不得其心是顯然的。日月潭還建有一個小水壩,可是發電量是等於1/3個核能發電廠,我想是因為水落差大的關係吧?潭水最深的地方越43公尺,算蠻深的。潭水清澈,得助於引水道的設置。每年九月這裡舉辦的渡潭游泳是有名的。這裡騎車和步行道都規劃的好,一面欣賞周遭的湖景山色,一面運動,多暇逸啊。

我們到了一處玄光碼頭上岸到玄裝寺觀賞,這碼頭有個原住民的樂團在唱歌,蠻好聽的,他們的音樂體育天賦是一向不錯。爬了些小階梯,到了照相到此一遊就回船。那裡還有那有名的阿婆茶葉蛋,想到大陸同胞和台灣人的互相不了解,茶葉蛋也是一個話題呢。。。回船後再開去一處叫伊達殆小市集的地方,看到小時候在東門游泳池常吃的豬血糕沾花生粉,當然買份來吃,40元台幣。其他小商家賣東西就都大同小異。繞繞一番就結束遊湖。

我們開到埔里一家美輪美奐的餐廳山友旅店,休息,住的地方很好,一流,12樓還有一個旋轉餐廳。不過我們是在一樓吃的,那裡也是高天花,很氣派。不過菜餚有些不合大家胃口。幾位年輕的侍應生好像都是建教合作的學生,大家還可以卡拉OK的唱歌。想想埔里這麼鄉下的地方開了這麼大的旅館,應該是那時候陸客來台灣觀光的顛峰時刻,導遊說遊覽車業有生意好急遽擴張的,看來,以人為主的行業是不好做的。

我們南加州來的幾位餐後還在三樓游泳池旁邊的一個廳堂練習了明天晚上的表演節目。幾位女士熱心的唱跳,花了一個鐘頭呢,才結束第一天的行程,身體真的累了,一下就進入了夢鄉。

3-28-17 環島旅行3港都之夜

今晚參加銘傳大學校友高雄分會對這次他們60週年的貴賓們舉行的港都之夜。我們洛杉磯的校友們為了這個宴會表演的節目已經陸陸續續練習了幾個星期,連去琉球旅行也不忘記,在埔里友山飯店可是連我們這些勞力工,也跟著花時間。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誠不虛言。

在飯店匆匆梳洗換裝,就搭車去漢神巨蛋的場地,這次我知道不可能在真正的球場裡面舉行,台灣都會有許多附屬的會堂相伴。沒有錯,這裡是一家大餐廳,可是美輪美奐,天花應該有7,8公尺呢。約有40桌,第一桌是所有會長,校長,董事等重要人士坐,看來有20多人呢。

一開頭是一對男女,算俊男美女吧,外型不錯,載歌載舞由入口跳到台上,原來是主持人,接著介紹各位貴賓入場,然後開始一連串的致詞講話,銘傳校長還唱了首歌,小城故事。表演的先鋒團隊是衣著整齊畫一的原住民舞蹈,都是校友喔。接著是日本校友會的合唱,當然一唱到。。中華民國頌,大家揮舞著國旗,也讓人感動,台灣這個地方國不國已經久矣,要建國又遙遙無期,還不如大家珍惜這個百年老國呢。

我們的舞蹈終於上場了。大家唱的,跳的都特別好,我們四位綠葉也克盡其責,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尤其幫忙舞蹈裡面的三隻蝴蝶穿衣服,可是豔福不淺。對了,這蝴蝶是她們的巧妙構思,兩隻翅膀展開來,絕對可以產生蝴蝶效應。一隻藍色的還點綴著花朵,一隻金黃的耀眼,一隻五彩的彩虹也是奪目。最後結束時我們幫忙把校友會布條拉起,兩旁各一隻蝴蝶展翼,中間黃的蝴蝶獨尊。非常美好的畫面。

表演完畢,大家頓時鬆一口氣。任務圓滿達成。大家快樂的吃吃喝喝,宴會的菜色都好,是一個辦得非常好的宴會。門口有專門照相的,馬上把相片印出來給當事人,非常體貼。接著還有好多節目,唱歌跳舞為主,還邀請大家一道共舞,讓大家高的不要不要的。

到了九點多,節目告一段落,而且今天不是例假日。難得這麼多人出席。大家集合時,差一點少了一頭牛,還好都有手機,聯絡到,有驚無險。原來他想得先進,在前面等我們。回到酒店,還有幾位精力充沛的要到這附近的裴豐夜市去逛,也許是因為有些學姊,以前讀的是高雄女中,如今,什麼都不認得了,她的那種失落,我想所有在外僑居的都有這個感慨,人面桃花相映紅,斯人舊物夢裡尋。如此結束今天的行程咯!

4-2-17台灣行繼續

今天是回請朋友的日子,中午我們選了南京西路的老牌餐廳,有烤鴨的天廚把這次幾位花費時間和金錢招待我們的貼心髮小,沒有驚動其他好友,因為晚上他們還有一個大型的聚會可見。我就不去那,因為高中同學一位也由美國回來的有約

大家一起分享美食,這一家非常實惠,沒有特別的裝潢,每道食物都不錯,烤鴨是家裡想吃的,還有朋友帶來的金門高粱酒58度的,我們在這大家都坐捷運,所以好酒配美食,愉快的過了中餐。

餐後各奔要參加的活動。他們去逛街,我就再去探望已經98高齡的乾媽。上次去的時候沒有人接電話,在美國的乾妹告訴我印尼看護阿蘭通常不接電話,她們基本一定在家,直接用對講機通話就好。旅行回來今天是有時間,我就坐公車到了萬華,慢步當車的走去,也是我在台北的懷舊方式,雖然基本都不認識周遭環境了,青年公園附近乾媽住的青年新城是好幾棟以前眷村拆建後的10幾層公寓大樓,怎麼樣都一找就到。以前那裡有個高爾夫球場裡面有游泳池和幾位高中同學去游泳的,如今都不在啦。

找到大樓,印傭讓我上到六樓他們住的地方,乾媽正正沙發上睡覺,我不要阿蘭叫她,反正我可以看手機上網。在那坐了半小時。她醒來,雖然她眼睛不好看不見我,可是我一開口她就知道,這兩年她身體急轉直下,行動不便,眼睛看不見,又常有許多不好的消息,使得她不知道主為什麼安排她。她還擔心經濟問題,我說這房子就上千萬了,一年40萬看護的費用不足擔憂的。另外她抱怨印傭捏她。這個那個的,看護這時候聽得懂了,用半生不熟的國語為自己辯護,也說好多別家要僱用她。。。我變成一個中間人了,兩方安撫。在台灣的二乾姐就是每週來協調的,她還在治療自己的病,最是辛苦。台灣這種老人長照問題非常嚴重,現代科技能不能讓人少受些不必要的苦痛是可以研究的。

懷著沈重的心情出來,緩緩的去晚上的餐館,我以為在仁愛路的福華,到那的新生南路才發覺在台大附近。是一家自助式的餐館。這次算高中同學的第二攤,又是台灣的長假,我們有八個人出席。最難得的是那位獨身主義,可是到處有花相伴的老朱出席,他常帶著母親到處走走,讓我們欽佩。我想孝順的人不會差的,也是他有許多紅粉知己的一個原因吧。以前負責召集的徐同學也來,他這幾年也是照顧長輩,不太出來聚會的。還有班上成績最好,台大醫科的蔡同學也來,不過他身體明顯的差很多。當小兒科醫生是非常辛苦的。他明年就退休,女兒在紐約。會兩頭跑跑。我們這一代在台灣的,小孩還是在外定居,要他們承歡膝下難啊,這種人生是發生就發生的,要大家都歡聚一處是可遇不可求的啊。

就如此結束一天忙碌的行程,老朱還順便送我回板橋,私下他就沒有如在聚會上的語驚四座的話,我還記得那時彈吉他還是他帶我學的,他游泳也是很棒,年輕時爭強好勝是免不了,年長時誇誇豐功偉業也是無可厚非的。還是佩服他的無窮精力。到了住處,互道珍重,再見啦!

2015年7月18日 鄰里漫步

2015年7月18日 鄰里漫步

今天有時間及需要做了一個完整的鄰里漫遊,怎麼回事呢?昨天因為和朋友共乘一部車子吃飯小酌,就把自己車子開了放在他家那裡,晚上略有酒意就直接回家,早上再去拿車。本來是要乘坐車去開回。轉念一想,早上也不熱,就行走橫跨我們阿凱迪亞Arcadia這條通到廟市Temple City的大道,順便看看不同的風光。平常帶我家的狗狗飛第出去溜達時就只限於家裡附近幾個街廓,這次2.5英里的路,也和操場上走10圈罷了。何樂不為呢!

我們這個小市鎮號稱龍穴,在台灣大陸都很有名,學區好,居民中上。北邊210號公路那裡是最好,動不動都是3,4 百萬以上的房子,南邊除了零星一些社區如植物園附近那些也不錯的小區。城市最主要是大致由東西南北方向幾條路,南北向一條是鮑德溫大道Baldwin,一條是十街,中間有條圣他安尼塔Santa Anita。加上由東西向四條大道劃分,最南的是拉斯屯拿師LasTunas,北邊是杜瓦提Duarte ,由於都貫穿連接好幾個市鎮,車子多。中間比較小的一條叫龍敦Longden,一條是我住的卡密咯瑞爾Camino Real ,龍敦比較長,可以一直開去605公路,卡密咯瑞爾就短,所以車流量不大。雖然比一些更私密的街道熱鬧,也是鬧中取靜的。我們在這待久了,都不喜歡交通太繁忙的路旁。看到許多豪宅還是在那幾條路邊興建,還有市場,各人喜好看法不同吧。

我今天走的就是卡密咯瑞爾,由我住的一路到朋友住的廟市,我們算同一條街。有時大家就共乘節約能源,也可以多喝些好酒促進經濟!昨晚是去南帕薩迪納South Pasadena的翡翠餐廳Oak Tree Inn吃,對住在我們西面的朋友接我就沒有順道,所以我開去他那裡。由我家西行,先穿過圣他安尼塔,這之前是我常遛狗的地方,過去西邊就沒有了。一路上欣賞各式各樣的豪宅,還有以前就有的非豪宅,參差不齊,也是蠻有趣味。也知道那些老房子可能都會一一被拆除翻新,這是市場需求。其實應該由80年代開始,就有老美發展商蓋了一些,如今都顯老舊,可能是許多用木魚鱗板做外牆吧,不容易保養,尤其多數後來住的新移民沒有保養的概念。阿凱迪亞社區約在1950年代發展,戰後的嬰兒潮讓原本就不錯的社區多添了許多住宅。那時候2000平方尺的房子就不錯,許多是800,900平方尺。於是80年代有翻蓋出3000平方尺的出現,如果地再大一些,如北邊一般都是一英畝地一塊地的蓋了萬尺房子也是有的。

觀察一個鄰里,每棟房子的基地如何是一個觀察點,如果面夠寬,至少80英尺以上,當然房子就可以蓋的宏偉漂亮,以前我住的社區基本是50尺面寬,當然就袖珍了些。不過許多新興社區,地就沒有那麼大,有時40尺寬的都擠下去呢。規劃時的目標確定,設計的人當然可以因地制宜。地多大是不容易由外面看出,也就是地有多深決定整個基地大小。一般城市都有分區的規矩,一塊地也許最小要5000平方尺才可以做一家獨門獨戶的基地。好的區2萬尺一塊地的也有。我經過的路,一開始好像是一萬尺一塊的居多,阿凱迪亞一般是最少要7500平方尺才規劃一間住戶。那段卡密咯瑞爾從艾爾蒙蒂路El Monte到厚禮路Holly的住宅地就格外大和寬,可能都有近兩萬尺哦。豪宅比鄰而居。不過,設計都普普通通,許多還是同樣的設計,一棟5,6千平方尺,可以賣到300萬的房子居然是統一設計,這代表一般有錢人還是沒有藝術的品味吧。這不光是建築師的問題。上次洛杉磯時報訪問了兩位設計師(沒有建築師執照的不能稱自己是建築師,會被罰的)他們的作品大量充斥在阿凱迪亞。居然有人說他們名號就如同傑瑞在西洛杉磯那麼值錢。哈哈,老美的記者也不過爾爾,不知道是諷刺咱們建築師還是啥?

單一住宅設計是建築系一開始就要練習的設計題目。一般老師教的是如何動線合理,分區得宜,量體比例和諧。畫龍點睛地方突出,利用簡單的案子,訓練學生思考方法和基本美學的掌握。。。許多我看到蓋出來的住宅如果拿去課堂,可能都會被老師痛貶一頓。可是,包括我的一些案子,他們還是迎風招展在街道上。這條卡密咯瑞爾大道更是大匯抄。不同年代,風味略變了些。由最早那些保守老美式的,由統一豪宅大匯串賣的書來的,後來高大入口門廳,到今天最流行的是地中海式的,在一些窗戶上加些鑄鐵件,假陽臺的,一些暗色磚,或者石頭貼片的。。。琳琅滿目,所謂批評容易,實作難是我的切身體會,一個作品,受到業主的許多口味影響是毋庸置疑的。至於一棟小小住宅要創出某種時髦,應該是有超凡的業主,那些如5建築師,傑瑞啊,好像自己都有些錢,自己做自己業主是一個方法。等到大家聞風景從時,做幾個大的公共建築也許就會獨領風騷多年呢!

想著,走著,過了鮑德溫街,也就到了廟市區域,這市以前是以軍眷居民為主,房子比較小,多單元的多,然而,還是一個個的家啊。最近也是拜新移民的貢獻,許多小豪宅也蓋了起來,共度和PUD更是多,價位也就比阿凱迪亞便宜一些。可是,還是不錯的鄰里社區,廣廈巨室是俗人喜歡比較的事,換個角度,各人安居樂業才是城市之福呢。再過了廟市大街,廟市高中就在轉角,朋友家也不遠了。他們那個小區有鐵門把關,裏面有10幾戶吧。我想到許多朋友都會提議大家老的時候住在一個社區,最好這種門一關,裏面別有天地的小區,其實洛杉磯到處都有這些社區,不過,老中都只喜歡新房子,一定要自己規劃,自己蓋,否則,如果說服其他住戶把房子都買下來,再把朋友招來住,也是一法,不過,我個人以為就是說說罷了,朋友閒聊的話題。現實裏面太多的變數,不是那麼容易的。。。到了那,點了密碼把大門打開,把我停過夜的車子開出,這次我走了近45分鐘,因為還不到7點半,就不打擾可能還在高眠的友人,結束咱這鄰里漫步,回來開不到5分鐘就到我家了。

2012年9月6日溫哥華的第三天

今天是勞工節,加拿大周一也放假,我一如前幾天,早上先走路。然後就開車停到河石賭場那裡,坐天空線的捷運,展開我的體會溫哥華之旅。 我買了一張無限坐的一天票,站內都有熱心的服務人員,九塊錢的票是最適合我到處走走停停的。捷運有幾條線,還可以換搭公車,也有渡輪。就差沒有飛機,來個陸海空三種交通工具都體會下一定更刺激。哈哈。

首先我是搭叫加拿大線的藍色線,到了水邊站,下來到煤氣市逛逛。一個煤氣鐘還迄立在那,冒著煙呢。好多觀光客在照相,街道上鮮花處處,加上紅磚道,古意十足的街燈,很舒服的行走。還看到那裡每年有舉辦自行車繞街道比賽,1974年就開始了,路途只有兩公里多,不是很累人,要告訴我的親戚年輕人喜歡騎車的這個事。 回到捷運站,一條褐色線是坐海上巴士到對岸北溫哥華。15分鐘就到了。那裡有個公園,幾個大的雕塑,小孩遊玩的好地方。海邊還有一個亭子,不過,作檢察員的咱,居然發現好幾個錨丁沒有上緊,是不會危險,可是,工作的態度不佳,讓人閒話。公園有一個姐妹市韓國仁川送的石頭人像,古樸淳厚,有趣。碼頭是一些小店,噴泉,加上住家公寓,許多花,也使人心曠神怡。

回頭到了水邊站,換了黃線要一路到底,這條叫奧林匹克線,走一個圈子,有意思。不過我看到他和深藍線大部分重複,到那個分叉點就換深藍線去到遠遠的盡頭站KING George喬治國王站眇眇。車子經過大橋過了河,看來這個區不是很好,當然還是有高樓公寓,而且許多地方在大興土木,到了倒數第二站SURREY,乘客一下走的只剩我和一位不甚友善的大漢。心中正毛呢,到站了,他還問我說英語嗎,是日本人嗎,我都沒有答訕。一出來,好個傢伙,外頭有五六個警察在聊天,一位就查了我的票。溫哥華的捷運是採榮譽制度,沒有人口欄閘,如果被查到沒票罰173圓。據說許多人逃票,所以已經在設立收票閘了。我以為這榮譽制度不可取。因為光是雇用查票員就是一筆開支,而且,他們怎麼查啊?問誰要看有沒有票都不會有人高興的。。。你就如此以為我是會逃票的人啦?如果一節車廂每個人都查,又沒有那麼多人力,還是收票上車吧。

底站沒啥特別,再坐回頭車,看到示意圖片上北邊有一條紫色線,不過沒有和有軌的接觸,要到市中心才交會,不過可以在中間轉公車到一個交會站。於是我就在一處許多韓國字的站下來搭公車,繞來繞去到了底,捷運站居然鐵將軍把門,原來那條線今天假日不開,真服了溫哥華人。只好再搭車回到黃線,到了他繞圈子的底站CY CLARK,工業區,沒有看頭,轉回去搭加拿大線去瑞奇蒙的底站玩玩。那裡可真是華人區,不,是黃種人區。因為顯然的,東南亞,東北亞的人都有。在幾乎是亞洲人的商場逛逛就再乘車去機場玩玩。

機場是在一個西邊的島上,有捷運到,經過河石賭場,看到許多帳篷,就是晚上夜市的所在。到了那裡,蠻新的地方。信步當車的走走停停。也是有職業病吧,對那裡的鋼結構銲接特別注意。其實不止這些,只要是公共工程,我都充滿著好奇心。比較一下我們洛杉磯的做法,開拓眼界,比較優劣。這個機場的焊接工明顯的差了一些,不是安全上一定有問題,是工人的施工品質,好多曝露的焊接點都沒有磨平,參差不齊的水準不佳。機場的浩瀚鋼鐵結構是不好面面顧到,然而品管是什麼呢?好的工作習慣是要養成的。

機場大廳有一個蠻有趣的雕塑,以原住民的形像配上同舟共濟的許多不同的人,動物。玉之船Jade of Canoe,每個東西都饒富意思。外面也有一個螺旋式的小塔,後面就是正式的控制塔台。對比一下好玩。

終於,完成了今天的捷運之旅,除了紫色線怠工,我體會了溫哥華的公共交通,和平民大眾一起,這才是真實的生活啊。

2012年10月17日 何處不為家?

落葉歸根,老大還鄉,是人的一種本性,更是中國人的傳統,在農業社會時候是絕對有他的道理。如今,世界也慢慢的轉變了,何處才算我的家呢?

對於那些世世代代居住在同一個地方的人,土親人親,成長的點點滴滴,幕幕在心頭。在外闖蕩了一輩子後,最渴望的就是回到那個地方,會會那些老友,看看人生的多彩多姿。這種歷史懷舊還沒有幾個人不想的,縱然那時苦困,只要能夠活著過來,苦中有甜是普遍有的心理,那些沒有繼續生活的人,也沒有發言權,偶爾我們會看到那種巨細無遺的記載,扼腕嘆息外,時過境遷,不會那麼難受!除非目前社會還是如此,不公不義到人神共憤時才激起些革命反抗火花。時代不斷進步,統治階級也在與時俱進,憤怒好像難有啦。

我們這一代可以拿前二後二代來看看所處的境界。似我們背景的朋友,父母都是經歷過戰爭年代,親身看過,參與過戰爭。幸運的沒有犧牲後播遷到台灣。一待就是一代,養育了我們50,60,70年代的兒女,甚至老當益壯有80年的老來子。他們自己帶著父母一道來台灣避難的不多,有的話,那時年紀都該是5,60的長輩,最後都在這塊陌生的土地上終老。

我有幸,爺爺曾伴隨著我到高一,我似懂非懂的老看到他靜靜的坐在那喝著茶,有時還幫忙出外做事的媽媽燒飯。對他們而言,幸存於亂世就很不簡單了,他們的成長地方,上學做事的地方又是多麼遙遠不可及啊。

換成父母他們,來台時都約30左右年紀,一下就看到我們小孩學校畢業做事留學,大約20年的光陰就渡過了。接著有許多跟隨著子女移民,在外國又是一個20年,他們的家又在那呢?也有許多過不慣外國生活,回到大陸,台灣養老的大有人在。許多也就埋骨於斯,我們洛杉磯這的玫瑰山莊就不知道有多少。 算算我們這一代,出國比例特高,當然,拜台灣,大陸經濟情勢大好的影響,許多也回鄉做事定居,以前的同學,出國留台的約是一半一半,當然,我們這種背景的出國的就多了。那些家裡已經4,5代都在台灣的同學當然台灣就是他的家,就算有在外移民的,逢年過節,返鄉祭祖探親的絡繹於途。時代進步,交通便利,來往容易吧。對於我們來說,祖先在哪裡啊?少了這個因素,世界任何地方不都沒有什麼差別呢?土親人和?經過這20多年的變遷,好像也沒有特別。反而是老同學聚會,大家都要格外小心謹慎,不要令人厭煩是真的。

我們也漸漸的要到退休的時候,台灣的福利,也吸引了許多人回台。在外國,是沒有自己祖國的如魚得水,可是,習慣了這種帝力於我何哉的日子後,那裡可能都不適應,何況,還有我們下一代的存在,也就是我們的兒女,基本上已經是當地人,他們定居工作大多在這。有些,找到好的機會,在大陸,台灣做事的也有!可是,這裡就是他們的故鄉,很少會完全離開這。那些婚娶了老外的就更是在這生根了。我們作父母的,那裡會捨得離開他們太遠呢?

所以,何處是吾家?對我們這一群特殊的人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何處養老倒是可以多商量。不過,再怎麼樣,那裡都有那裡的優劣,交流在目前網絡時代已經不是問題,要親自碰面感受到朋友的氣息,那麼,多留些老本,年年有能力旅行會友,也是不錯。如果還是有志於家鄉的建設進步,回去是對的,也讓典範照耀人間。不過,埋骨何需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絕對不否認一輩子在自己成長是家的地方生活是福氣,

我們普羅大眾,還是心在那,家就在那吧。

10-22-2020防疫出遊

10-22-2020防疫出遊

今年真是悲催,二月多大陸來了一個新冠病毒,讓新年過節全中國都是惶恐不安。在美國的隔山觀察為了同胞們祈福,也以為歐美可以豁免,那時候的某些迷思,如同戴不戴口罩一般,多少醫學專家認為戴口罩沒有必要,可是在歐美地區的亞裔大概把當地的口罩搶購一空了。接著居然蔓延到美國,讓我們由三月底開始防疫假,居家隔離三個月後公司也受不了這種開支,何況疫情有些轉好,六月就開始繼續上班,不過所有社交活動都終止了。家人偶爾的外賣來減少些自己做飯的疲勞,基本上就是用網絡和所有人聯絡。

美國疫情越來越糟糕,20多萬人死亡外感染人數世界之冠,不過身邊朋友似乎都很幸運,沒有聽說什麼感染事件。終於到了秋天,人人厭煩所有疫情的報導。而且因為死亡率下降了些,許多人感染後痊癒。許多店就變成在室外棚架內進餐,當然要遵守各種防疫規定。

朋友在賭城的沒有管制那麼多,邀約咱們老鄰居去附近的國家公園一遊,因為都是野外,沒有那麼多風險,唯一的是我們互相之間的可能,不過咱們都已經隔離了6個月,每個人都沒有異狀,而且也沒有幾家人,所以就決定聚一聚吧。選個周四出發,周五,六日遊覽敘舊,週日晚回到洛杉磯。我和季家兄弟外,一位失聯甚久的鄭姐姐和她先生丁哥也有興趣,不過他們自己開一部車,避免我們六人一起在車上的風險,因為一位在賭城定居的鄧二哥因為女友身體微恙不克同去。本來九人縮成六人的。

週四早10點開著租來的車子上路,我和季慶平季慶盛都是台北空小同屆的,三個人有說不完的話題,加上60幾年的回憶。高高興興的過了維多利亞市,以為三點就一定到達漢德深的旅館,不料突然前面塞車,我還自鳴得意的轉來轉去開了幾里,不料一看谷歌地圖這條紅線居然只走了1/5,老五高速公路最有經驗說轉頭回維多利亞休息吃中餐,等消除後再上路,我這個反應快的差一點超過一條交流道,馬上發揮插隊精神,開到那掉頭往南走,居然開了6,7英里才有一個加油站及66汽車旅館,咱們資深的最需要解決自然的水分問題,下來後正好看到一家墨西哥小店,門口放了些座位。就進去買了些漢堡,拔瑞頭及飲料,一面吃一面聊,可是地圖上的紅線絲毫沒有消停的樣子,一位胖胖的女士也在旁邊坐,一問她也要去賭城,已經停了兩小時多,因為15號公路有人槍擊,整條北向封了。只好看看有什麼替代道路,谷歌提供一條往南後走66號的方案,中間也有紅線,不過至少是通的,毅然上路。

一路看到美國鄉下風光也使得我們感慨良多,尤其上美國高速公路一出事情幾乎沒有替代方案,還有加州的高速鐵路受阻礙,賭城到洛杉磯高速鐵路難產等,也對美國鄉下有更多體會。這樣約5:45到達,中間決定直接去中國城的過橋米線餐廳。準備和老友一聚。

到那還是第一批到達,這裡進去必須戴口罩,不過可以室內用餐, 一桌不能超過六位,所以我們分兩桌坐,鄧哥也到了,先誇了一下我的仙風道骨造型,然後聊到他那篇回憶他如何不負鄧伯伯期望,昂頭挺胸進入強恕中學的校長室的文章。因為突然被許多人轉發,不過裡面刪改了許多,問我知不知道是誰發的,我當然不知道怎麼回事,不過雖然文章內容有所不一,把他的作品推廣一下是他的福氣,我自己一堆覺得寫的不錯的都沒有這種際遇。

等不了多久鄭姐姐和先生來到。我幾乎認不出來將近40多年不見的她,尤其大家都戴了口罩,她比以前清瘦不少。介紹了一下她先生,丁凱大哥,也是台北空小畢業住正義新村的。我即時想到幾位同樣單名的姓丁的學長,一問下果然是他的兄弟。世界真的很小。還聊到他們小孩居然和季大哥台大電機畢業的兒子是好朋友,現在還住在堪薩斯州,他們探望住洛杉磯女兒外孫女所以才來這,然後遇到疫情,什麼也不能做。這次有機會就來聚聚。

如此吃吃聊聊,順便發了一張照片到我們村子的群裡面,馬上引發了他們的各種討論,主要是鄭姐是他們不怎麼熟悉的,而且群員大概都是比我年輕的小一票鄰居組成,這是以前眷村的通常劃分,大約每三年就是一代,就是一票的意思,鄭姐屬於我姐姐那一代的。也知道鄭媽媽98歲啦還可以自己做飯,鄭大哥以前當海軍陸戰隊的和她同住,真是高壽福氣,眼看著父母那一輩的都逐漸凋零,知道這個好消息可是今天最棒的事情,所以到了旅館,加工趕緊把感想記錄下來,連今天晚上美國總統競選精彩辯論都延到明天再看及書寫感想。可見我設立工作目標裡面最重要的事情咯。

10-26-2020 疫情期間的老友旅遊

做這個記錄可能會被一些糾察隊們檢舉,不過人生幾個秋,在這個年紀能夠和髮小們出去遊玩是多麼幸福。大家坐在一部車裡如果有什麼事情也是天意。所以這個號稱千歲團就在最熱心住在賭城的召集。本來要租大一點的車子,臨時能夠去的只有四位,而且最最熟的小學都同屆的,也可以有個260歲團的名字。

行程是以國家公園為主,內華達,猶他州幾個,再加上會會賭城的老鄰居。這幾個州都對經濟關心大於對病毒可能傳播,有限制可是沒有如同加州那樣風聲鶴泪的可以堂食在七個月的禁止後是無比的興奮。第一天就是在賭城的中國城過橋米線吃飯,一桌不行坐6個人以上罷了。我們叫了太多,也打包不要浪費。

第二天到旅館的餐廳早餐,我們不像旅行團早早起床,約10點多才準備出去,先去附近米德湖那附近,有一個野生大角山羊聚集的公園,還有那個小小的火車博物館,轉去胡佛水壩大家以前都來過,不過這次是又看風景又敘舊,滋味格外不同,鄰居還效法自拍,有一隻自拍桿,不求人的可以留影,我笑說這已經好幾年前的玩意,他們說現在年輕人用手就可以拍,然而咱們力量不夠,不小心手機掉下不好玩。而且桿子可以伸出遠一點。不過這種東西很不靈光,有時遙控連不上,沒有辦法開快門。我們笑說其他遊人看到幾位怪叔叔不知道怎麼想,他們兩位都梳妝整齊,我和老五一個是仙風道骨或者流浪漢造型,亂長髮加白鬍鬚。一位留個三分頭,襯衫外放。有些山口組味道。

下午本來要去外面吃,本來要出去吃,朋友他說不然就把打包的消化掉,而且他一人在家,太太去探望孫子啦,這時像極了小時候家裡大人不在時我們幾個毛頭喧鬧,不過已經是超過數倍年紀了。回到那他家裡保留許多老照片,看著過去的伯父母不勝唏噓。簡單進食後去鄰居的社區參觀一下,那裡有高爾夫球場,疫情開始時他夫婦常在裡面散步練習揮桿,環境不錯。

這時已經下午,他帶我們去賭城到紅岩公園玩,主要是特殊地質,各種自然堆砌的岩石美景。在黃昏下陽光照耀格外好看。晚上依然節約,然後開去賭城市中心看看,由新的南邊拉斯維加斯大道往北開,路上還是有人潮,到了老市中心,也是人來人往,不過大多數有戴口罩。這種'罪惡'的能量處處都是,整個人類社會的縮影。宗教人士大概一直祈禱有唆多米這種事情發生,至於來的應該也有不少教徒吧,那些執著的在網絡世界可是滿山遍野的。

終於精疲力竭,我們約午夜時分結束也就是逛街的行程。回到旅館就睡了。

週六出發去在猶他州錫安公園及紅谷區及布萊市公園,也是自然美景,不同的地質變化形成的巨石,石林,岩洞。消耗不少我們手機容量。加上數不盡的陳年往事,傍晚回到旅館,晚餐有人提議吃個牛排,還正好有個老美餐廳可以堂食,沒有限制什麼,就是進去時戴口罩就是。一頓美食,回去休息。

第二天也是要打道回府,一群空小的邀約也沒有辦法,因為時間趕不上。我們去這裡的杉樹林景區走馬看花了一下,直接開會賭城,一點多到,去這裡的義美吃燒餅油條,順便的詢問可能開店的員工一位世新以前的同學,很巧這裡幫忙的是他老哥,季哥和那位台灣以前民歌界小有名氣的楊耀東聯絡上,台灣出來的居然好容易搭上線.知道他們也是空軍子弟,結果他們以前住三重,沒有讀子弟小學。楊大哥曉東70多了,神采奕奕,一聊是他是位全美國到處教授螳螂拳的好手,真難得。鄰居裡面一位的姐姐和他妹妹也熟。

然後折騰一下直接回去,不料今天15號公路和來的時候一樣塞車,巴市頭就開了幾個小時,到了要下山接210前又塞,本來要吉米趕回去參加小孩生日聚餐都慢了三小時,九點到洛杉磯他還好切蛋糕沒有漏掉。說來也巧,我們三位兒子一個中華民國國慶,一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加上今天這位台灣光復節 出生,看來我們和中國關係牢不可破是注定的咯,我們期待下次更多老友能夠參加,那可不知道是那個猴年馬月,其實,我們另外幾位2007年到成都陪鄰居掃墓,遊覽九寨溝還歷歷在目呢,希望不要再十幾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