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July 4, 2025

我的 #和平東路 記憶

我的 #和平東路 記憶

朋友稍來一位林野先生的和平東路記憶,他應該是讀北醫的,喚起了我的一些回憶,在此補充一下! 其實是以走這條路線的 #15路公車 為主! 應該是1960到1976年吧! 那個古遠只有10幾年的青少年時期怎麼對自己的一生那麼記憶鮮明呢,目前住的地方都是一下2,30年卻沒有什麼特別回憶,也許兒女們才會有不同的鄰里感覺吧。

那時候 #六張犁 基本有兩路公車,1路和15路,1路走一站就轉入基隆路向台大羅斯福路那邊!只有15路一路直行到了羅斯福路的電力公司站才向市中心方向走,一路則沒有進市區,南門市場那裡向建國中學後開去萬華。

他們的起站那時都是六張犁,那路32路是由大我營附近的麟光新村開始,繞信義路師大附中到西門町的,後來加了一路47路吧,班次都少,一個小時一班吧!我初中一位同學住麟光新村,我常和他在電影街48路終點等搭他,順便聊天背英文單字,偶爾他北一女的姐姐也一塊。

1路15路終點站在一家黃漢雜貨店旁邊。調車場則要往上開,再經過一個小坡過一條河溝後一個廟集的地方做。旁邊有一家做豆腐的店開了很久,小河溝旁邊有家彈子房有乒乓桌也可以玩,初中時常去,兩位計分小姐一胖一瘦都是打彈子顧客聊天的對象!我們青春少年也喜歡看她們。黃漢商店旁邊有一家理髮店,我爺爺就在那理髮!

起站旁邊有家大陳幼稚園,據說他們最近70年建園紀念,我那時也讀了幾個月,後來他們搬去兵工學校附近!就是小時候去診療所經過的另外一座橋,過同樣河溝的地方, 那條溝後來都像溜公圳一樣地下化了.旁邊三角地還有一處房子是台肥的辦公室吧,也開過什麼文藝班的,我們參與過。

幼稚園旁有個聯勤測量署,裡面有彈子房和籃球場也是常常流連忘返的地方,1965年剛有電視時,他們傳達處有一台黑白的,我們小孩也去那看勇士們的電視劇、原來有衛兵站崗,後來基本沒有管,我們可以自由進出,有位仇家莫叔叔在那裡工作,會繪製圖表,曾經幫我爸爸做了不少簡報圖!那座籃球場是村子玩球的地方,高中時和同在那玩的蔚園,就是調查局的子弟一言不合大打出手呢!談到籃球,我們鄰居塊頭都大,有一天一位單身漢叫什麼文景的和我們玩在一塊,做我們教練,他認識那時有名的魯家兄弟,一位是當明星的岳陽,一位是補習班名師魯酉申吧!都不記得他大我們20歲左右怎麼會和我們玩在一起?

我們村子那站叫喬治中學吧,實際學校在基隆路蔚園那, 那時是和強恕,東方,開南一樣的私立學校,太保比較多,偶爾我們會看到一些打架事情, 不過喬治中學迄今仍然存在,不簡單呢。

另外一邊是個通訊部隊,由於就在村子後頭我們叫他「後面軍隊」臨近我們後面是他們的保養汽車廠,我們小孩子叫的一位瘦子一位胖子在元宵節時會給我們一些廢油做火把呢!通訊部隊有個籃球場,也是我們常去打球的地方,一位老蚵仔秀球非常獨特,我們給他取了個外號叫「金雞獨立」也有一位充員大哥台灣人,有190公分高吧,鬥牛時剋死我們這些180的少年!我居然依稀記得他們!最深刻的是球場旁邊的營房邊一排自來水枱子,我們打完球渴了就嘴對著水龍頭喝水,那裡管什麼衛生不衛生,而且都沒有肚子痛過。部隊門口一直有崗哨衛兵,有時有勞軍晚會也讓我們進去看,印象深刻的是黃小冬,孫伯堅的春風秋雨,迄今還會哼哼!一次一位投奔自由的雜藝表演的,姓名很特殊,斯桂義還是什麼也表演過!

後來營區蓋了一間中正堂放映電影,也加了福利社有彈子房,這大概是那時候的主要娛樂吧。那裡廣場的小販特別多,烤魷魚,賣小吃,那個打香腸的過五關名字記得,什麼規則都忘了!我們小孩常常偷著進去看免費電影,一個打息燈名詞是等最後一場放映幾分鐘後收票的不管時我們進去看剩下的電影,電影以台語日語居多,魔斯拉,赤銅林之助,三本(官本)武藏,流浪補破傘,矮子財,戽斗都是耳焉熟詳的!後來拆了改成軍公教福利中心,迄今仍在! 我們下面是坡心站, 只有兩家老商店存在,也有一條小溪應該流過林安厝,那時走路回家常經過,一點不知道他的大名鼎鼎!小溪旁各有一家深宅大院,應該是大員的住宅! 再走是臥龍街站,旁邊一堆低矮房子,可以通往成功新村、那裡常有露天電影看!最有趣的是一個小亭子叫逸安集郵社,有名的相聲演員陳逸安開的,我小學同學陳德龍陳德華姐弟有好多集郵冊,似乎我帶過他們去那裡過。另外有師專的宿舍在那裡,空小一位女的王老師住那,她小孩李學長還是我大學學長,留學同校,那年我回台灣探親巧逢他們,才知道他就是小學交通車的阿毛,也去探望.

下一站是台北師專,其實就是成功新村,不過師範專科名氣比較大!那裡許多小店,有一個市場,我初中同學徐志鴻父母在那裡有個店面,一天大火奪去他們的性命徐同學還是爭氣,在美國拿到博士、不過幾年前也往生了!

那裡還有一家美輪美奐的教堂靈光堂,我們小時候都去那裡做禮拜,我應該在那裡受洗的,村子一位大哥陸官的在那裡帶領主日學。

再下去是師大職舍,許多師大教職員住的村子,大都唸北師附小,我高中要好同學住那裡, 現在都改建成4樓公寓,我老的新的都去過,最有印象的是一位馬白水畫室,掛了一個大的廣告在那! 北師附小不記得有沒有站,我許多認識的讀那裡,是台北師專的附屬小學, 記得那裡有許多的榕樹,三輪車還有的時候許多在那裡休息。下一站應該是安東街口吧,也是另外一路公車的3路車起點,再興小學就在那裡,大概是4層樓的房子,前面是操場! 3路車經過北一女吧,所以一堆綠衣人常在那裡排隊。

接著是大安衛生所, 旁邊是有名的龍飛里,也就是空軍的通信大隊,現在都拆除了變成大安森林公園。然後就過了新生南路,以前是跟著溜公圳走,後來圳加蓋後,成為好寬的道路。

過了溜公圳的站是溫州路口, 師大,台電,就轉向羅斯福路了,站名可能有遺漏,似乎還有台電宿舍 ,師大圖書館等站名,那幾站沒有太多印象、羅斯福路和和平東路交界口的台電站比較特殊,那時是走過羅斯福路街去去明星或者國都電影院的地方,那時除了西門町外有名的倆家電影院,明星比較老,我在那裡看過鍾情的登台演出,國都戲院據說是位土豪蓋的,他穿拖板去

明星看戲被拒於門外,一氣之下自己開家嗆明星戲院的,去戲院時經過一個窄巷都是小吃店,我沒有進去吃的印象!現在當然都物換星移了!台電那時是兩層木樓的辦公室!對面有一家清真牛肉館,迄今還記得。 這段補

充記憶就到此結束、那位林野先生說的喬治中學站圓環和附近的主教公署可能都是1970年以後才蓋的,北醫也是我小學時全新蓋的學校,我們去診療所時也進去走過,建築宏偉不過沒有什麼人,空空蕩蕩的。 我居住在六張犁那的自力新村有20幾戶,也在1970年代陸陸續續拆遷,現在完全沒有了、六張犁捷運站就架在我們小時候的村子上,滄海桑田,潦以記也。

#自力新村 老鄰居偶遇

#自力新村 老鄰居偶遇

週六參加一位學長的告別式, 巧遇一位古早的鄰居,說來是和他根本不認識,可是通過一些共同記憶,反而變成非常棒的聊天,也知道我們父執輩的許多軼事!也是我們自力新村的一段村史吧!

我們應該是1954年左右搬去 #六張犁 的這個小村子,爸爸說至少比剛到台灣時的住福華工廠,辛安國小禮堂大統間,家家用床單隔出位置的好,雖然通訊大隊也住過,我還是在那裡生的,2,3歲時終於有自己的房子,雖然只是一進,小的很,也足夠滿足了!這個村子是方便在公館的作戰司令部同仁,距離辦公室不遠希望每家安居樂業吧!配置分成兩種,一進和二進,飛行員待遇好都是二進, 其他一般參謀就是一進,也有如財務官,日據過來的技術空軍軍官有較大的眷舍!我們就先安置在前排的地方,爺爺還開過糖果店,記得他的勤務兵老吳也住一起,非常照顧我,後來他去季家幫忙!季伯伯是爺爺的學生,後來做財務官,也是二進的房舍!那些二進的都在後排,有陳學堅家,任肇基, 竇家,范家,吳超塵等5家,我基本都是後來才知道的,迄今有些長輩名字還是不知道。

然後1957年吧,因為我們村子地勢低窪,一遇颱風就淹水,主管眷舍單位在南機場那覓地蓋了飛行員眷舍,叫銘祥新村,除了陳家沒有搬,任伯伯是調去岡山當飛行學校校長,其他都搬去那邊。 因為吳媽媽常回村子打牌,所以還知道,其他就只知道而完全不熟了。

騰空出來的二進就成為其他人爭取的目標,很靈光的鍾伯伯轉成,他們村子口的就搬來朱家,我父親用爺爺一起住理由,也分到原來范家房子!原來房舍變成包家!吳家就分成兩家,搬來一家周家和我們鄰居,他小孩有小兒麻痹,而且是一位後媽,不多久搬走來了蔡家。另外是劉家,他家男孩和我同年,外號小鼻子,劉伯伯也當過飛行員,小鼻子比較富裕,買圓牌,昂阿飄(化學小東西)都大方!很好的玩伴。

就這樣這幾家我們幾乎沒有交集! 我依稀記得任家喜歡找我們小孩陪他小孩玩,一位叫小月亮的一直記得! 所以參加典禮時,一位朋友說有人找我,於是我們在外聊、開始不曉得是誰、不過一提就勾起回憶,他是小月亮弟弟,外號小太陽,任伯伯真有意思、對小孩取這麼親切的小名。他說他們搬走時他才兩歲!這就使我好奇啦,怎麼知道我呢?

原來他們後來又由岡山搬回台北,任伯伯任職情報署是爸爸的主管, 也很欣賞他的文筆,知道我聯考都考的不錯,另外是他們和高伯伯熟識, 都記得他獨生女高曉蘭,我更有興趣啦,因為高中時認識的江蓓和她同學,有舞會還帶過我們這些小輩去玩呢! 我問她先生也性任是他們親戚嗎,結果不是!高楊蒂伯伯江西人,對科學非常有興趣,也喜歡教我們小孩各種學科,已經過世的吳大哥也受教過,我是被他要求背週期表,任老弟也是! 他家掛著一把戰利品武士刀還都記得。

聊到村底的陳家,陳學堅伯伯是他爸爸航校7期同學, 兩個兒子樂山遠民都比我們大些,那位遠民是大皮蛋,過年放炮丟到公共汽車裡面,聽說後來在法國,也許因為陳伯伯是混血的關係吧!那個年代,我就知道好幾位混血的長輩。他們家有位單身的國大代表,過年時來村子都給

我們小孩發紅包呢! 後來他們搬走,村頭的陶家接手,陶善元哥哥大學去念陸官,我和已經往生的宗哥等在他家勸他不要去的景色歷歷在目!他弟弟陶善偉(曉龍)和我同屆, 去讀財經學校現在也是完全失聯。 聊到我們在美國的經歷,他也是80年左右就來啦,身分還沒有下來時就在公家做過事,想到80年代,美國人對綠卡公民沒那麼注意,都是歡迎人才和現在不可同日而比!

我們互留電話、記得一次聚會遇見范家的小孩,吳家是熟,不過世事無常也好幾位過去了! 唯一不記得的是竇家竇大姐和范大姐,據其他長輩說都是那時候的荳蔻年華美女.如今算算都80左右啦,人生如夢,誠不虛也。

附:圖是我20年前畫的,把陳家弄錯成程家,結果自己都忘記怎麼畫的,不曉得怎麼修改、潦以為記!

#陸官101年 校慶餐會

#陸官101年 校慶餐會

今天的聚會是很久前就被陸官畢業的內兄邀請一定要參加的一個聚會,他們陸官校友會會長陳百齊很堅持要在貨真價實的校慶日舉行,正好是星期一,所以我請了半天假參加,共襄盛舉!

在台灣長大的男子是要服義務兵役的,入伍時都會在基地受訓,那些長官大都是陸軍官校培養的幹部! 下了部隊,如果是陸軍,那更是一堆陸官的帶兵官!所以每個人大概都知道一些、 當然也看你年紀而定, 內兄大我一歲, 那屆官校也是龍蛇交錯的一屆,平常我和他的同學也多有交往! 何況他們移民到美國的基本不多,可是校友會也有百人以上! 通常我還抱個期望是知道一些失聯老鄰居的動向,那時我們軍眷小孩讀軍校的比例特別的多! 陸官比較苦幹實幹, 比較少些,不過顯然是要找到也是如同茫茫人海,難以尋針!

慶祝活動在888海鮮酒家中午,他們唱校歌下展開,一些長官致詞後,有位特別來賓袁建生以前做過駐美代表,他也應邀來參加致詞,才知道他是海官畢業,然後轉入外交系統,步步高升,當然現在80多啦也退休了! 那時台灣的三軍官校都在南部,空官在岡山,陸官在鳳山,海官在左營,畢業時都要到復興岡政戰學校受訓,所以基本都可以認識一些不同軍種的人!他是籃球隊的,更是龍爭虎鬥,應該和過世的陸官大佬,也喜歡打籃球的高啟正大哥熟悉。他說的最有趣的軼事也是我第一次聽到,是那時候陸軍總司令于豪章出事墜機重傷來美國治療,他和陸軍的羅文山,空軍的唐飛是駐美武官,輪流的去醫院照顧他,做些中國食物!

除了這段有意思的談話外,吃的也是物超所值,內兄說他們是補貼餐費來辦這次活動, 來賓只付一半的價錢享用有龍蝦,烤鴨的酒席宴,每個人都有一個貼紙名牌便於認識!伴手禮是杯子上面印著陸軍官校最有名的對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升官發財請走別路」 氣勢浩然,是任何軍人的指標。

大會由我們空小同學林慧懿主持,她90多的母親也來了和我們同桌,不過因為她主持節目,基本根本忙不著吃, 伯母則由旁邊大家輪流照顧。那些介紹來賓,唱歌跳舞抽獎等看似簡單,實際繁複!勞苦功高! 我那桌還有一位久沒看到的岡山空小校友Summer,知道她是因為以前一些夜店她有駐唱, 聊到那時洛杉磯的這些場合及常見的人,那位王晶在台灣,她最近正式由洛杉磯縣退休後回台還和他到處遊唱,談到也喜歡玩吉他的喬治過世她也很驚訝。

陸官能夠移民在美國是不容易,之間還有一位歌舞都一流的校友毛偉凡一身白衣白褲,載歌載舞也是不簡單,軍人經歷有這種人才難得。

其他參加的也以大專校友會人為主,大的學校輔仁和淡江都有一桌,不過最近那個中國大專校友會名字也飽受質疑,實在是美國排中友台嗎?我想是沒事挑事!

我家裡大多數來賓離開時也熬不過主持人邀請,上台表演了她拿手的台語歌舞女, 整個宴會快下午三點結束! 還是辦的不錯呢。

6-19-25空小午餐會

6-19-25空小午餐會

很久沒有參加這個活動,主要因為工作地點距離遠了,以前因為可以就近,不只這個歷史悠久的空小聯誼, 自己也曾三不時的找熟悉的校友聚聚,如同一位朋友感嘆的,自從社交媒體發達之後,人人的傾向一覽無餘,本來是個更能夠增加修養,了解不同意見不同態度的機會,而且大家都是空軍子弟,父母由大陸撤守台灣,那種忠誠愛國的基因應該大致相同!可是有人一相信什麼就迷上什麼後,結果可想而知! 最近連對中國態度都有分歧!一邊是和共產黨勢不兩立,他們再進步也是本質不堪! 以前我們是反攻,後來是光復,最後變成我是我,你是你,大中國意識消失的大有人在!對比那些看到人家國勢蒸蒸日上,老是用那些大部份過時或者不實的指控,美國這種團體不少,成天傳播謠言! 加上一些原教義的信徒,不信耶穌就好像大逆不道一樣!五花八門的,你能夠容忍,他們可能是毫不含糊,一些睚眥必報的用不入流的批評方式,當然引起摩擦不快!因此,能夠聚在一起可是不容易了。

所以小學校友會聚會由20多年前的大家期待,恨不得每天敘舊到慢慢的各立山頭,雖然還是有,不過變成小規模的,其實也是不錯的,人嗎,朋友不必多,幾個聊得來的足矣!不過,看到以前的紀錄,總是有些遺憾,另外一個因素就是老成凋謝,想想,那些台灣獨立人士大概最希望我們這一代早早離去,台灣人民就不會有我們這種以中國人自居,極力想兩岸統一的人啦。

這中餐聚會也有幾十年歷史,當初一位熱心的周學長找到很好的機會,好像5塊錢就一頓,人多時有各種各樣菜餚,大家都趨之若鶩! 而且許多都是退休左右年紀,後來新冠開始,停了許久,主持人又要照顧家人不方便,直到另外一位楊學長接手,而且找到便宜的紅九九,一個月一次,加上另外在羅蘭岡一家包你飛的自助餐廳,有時在橘子縣一家,輪流的舉辦,主持人收集名單,聯絡餐廳、也夠辛苦的!因為都是周日的辦公時間,大部份同學都是退休了,沒有問題,我本來也好,工作區域在洛杉磯東邊也方便!後來工作地點在西邊機場附近,也就基本難以參加! 直到昨天,發覺這次聚餐是聯邦假期,也就報名參加!難得呢. 11點多到了餐館,我們同屆的陳寧已經在那排隊啦!紅九九生意火紅、這幾年不衰、尤其是退休人士的最愛,連小費才15元,物超所值!

陳同學謙虛說也沒有其他精力忙其他團體事情,不過這幾年都是她主導,因此就繼續唄。陸陸續續來了一些認識的,以前常參加我的餐會的郭學妹和謝學長,一位臧學姊多年前我們一道坐遊覽車去舊金山參加空小大會,那是空小校友向心力的高潮!後來拜社交網群之賜,又知道許多熱心的校友,可惜這麼龐大的空小校友會就一直沒有回到頂點,原因許多,我覺得年齡是最大原因!如同許多台灣在美國社團的困境一樣,後繼無人!放眼看去,大陸來的不成比例的年輕,數量多! 不過因為基本文化相通,除了對什麼是共產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難以理解外,交流是沒有什麼困難的。

這次參加聚餐有30多人,也見到幾乎每次都出席的空小元老級的葛光豫,丘鎮國大哥,一晃十幾年了,以前我們一道在聖蓋博的天仁茗茶的第二攤活動,歷歷在目,向他問候,知道他們幾位資深的連蘭利中心都少去了,改在公園坐坐聊天!

大家就坐後點菜開始進餐,沒有任何儀式,我因為一桌12人幾位不熟,而且我和姐姐他們也是第一次參加,餐畢我提議大家自我介紹一下! 由我熟的同村過的吳叔梁哥哥開始,他神清氣爽, 記得我兩位姐姐,說他兩位妹妹應該和她們都熟,提及吳大哥他說他一切都是拜他所賜!吳大哥我也是感激多多,過去幾十年有他的吆喝,我們十幾位吃喝玩樂的損友有段歡樂時光!望他極樂世界無恙!吳家現在6位小孩變成三位了,不過比我乾爹家住空南二村的伍家7位小孩剩兩位小的,都是人生必然的無常!難以抗拒。

吳二哥旁是他們航炸5大隊的幾位大哥,一位余廣義和我在門口就有交談, 他來美國也很久, 看不出年紀!吳二哥說他姐姐當選過什麼小姐過,和同桌我同屆的陳君愉同學大姐同學,也聊到老村子的竇家大姐,和范家夢文姐姐都是青春亮麗的往事!

旁邊汪龍偉學長是Line上常客,他心胸寬大,不計較那些說他的,我也提及他那麼喜歡問候我們及轉傳東西有時有人是不喜歡的。

再來是文靖哥,他也是聚餐常客,和他朋友,空軍子弟不過沒有讀空小的楊成詮大哥一起來,楊哥父親是為國貢獻良多,吳伯伯同期的,向他致上無限敬意! 過來是我姐夫二姐大姐,我,旁邊是君愉同學和先生何友涵大哥,知道他們喜獲外孫,不過要遠渡大西洋去葡萄牙探望也是辛苦呢!提及以前她常來洛杉磯參加活動的二姐,她也很久不遠行了,這也是我們步入夕陽的象徵啊。 何大哥旁是一位單獨來的屏東空小來的王昌萍?女士, 吳大哥是屏東空小的,吳二哥當然很會和學妹聊,照顧她! 其他兩桌我就沒有功夫了解, 不過空小會長吳廷華有來一桌桌致意,他為了今年8-10的大會,花費不少心血,看到名單上有的朱紹軍大哥好像沒有來,我記得和他小同鄉呢,也許遺漏了,如同其他一些沒有打招呼的朋友,疏漏也是在所難免! 咱們後會有期啦。